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相关文件>>正文

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

2009-04-08   作者:

学科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有的基本结构。学科建设,特别是学科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影响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及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纵观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学科组织结构始终遵循的是一种校院(系)—专业单一化的纵向管理模式。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以往那种单一的学科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迫切需要变革与创新。

一、 我国高校学科组织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学校学科组织的传统结构是校-系-专业三级结构。除了这种传统结构外,大体上还有校-院-系、校-系-研究所(室)、校-系/系级研究所-研究室、校-院-系-专业教研室等几种类型,总的来说,他们都是一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即实行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的层级管理体制。

这种单一化的纵向管理模式曾经在学科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各种政策、方针的上传下达,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同时有助于高校教学职能的发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但这种直线职能制结构比较适合于任务种类较少、工作不太复杂、环境相对稳定的单位。如果任务种类增加,环境变动频繁,这种结构的复杂程度就会急剧上升,导致部门增多、协调困难、适应性降低。运用在学科组织结构中,则存在体制上的僵化、不利于新兴专业以及交叉学科的产生及发展、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资源配置不科学及浪费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知识创新、市场需求都对大学学科交叉综合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各种跨学科组织形式(研究组、研究中心等)正与以往单一的学科组织形式(院、系及系级研究室等)一起成为高校学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直线职能制学科组织结构的缺陷越发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对各种学科组织形式统筹兼顾,使各个学科共同发展,必然要求高校采取一种全新的学科组织结构。

二、 基于矩阵组织结构理论的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

1.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设计

矩阵组织结构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组织结构。它是一种既有纵向职能部门联系,又有横向跨各个职能部门联系的组织结构,是为了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作,把组织管理中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集权化和分权化较好地结合起来,既讲分工又重视协作的一种组织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应性和弹性较强,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集中各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短期内完成任务,不必受行政体制及组织上的困扰,主要适用于那些工作内容变动频繁、每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众多技术和知识的组织,或者作为一般组织中安排临时性工作任务的补充结构形式。

从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很多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某一个学科领域的问题,而需要多个学科或专业、多种知识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才能解决,而以往的那种院系之间界线分明的学科组织形式不利于这种合作。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临时抽调各个院系的人员进行合作,成立暂时的工作小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合作或短时间内不能完成的大型项目就要求我们专门设立一种组织形式来保证其实施。这就意味着必须构建一种院、系之外的其它的组织形式。

从理论上说,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是学科系统与项目系统的有机结合:纵向为学科导向,由学科领导实施管理,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横向为问题导向,按项目实行管理,由项目领导实施管理,以解决实际问题(经济、社会、科技、教育问题)为目的,按照服务对象、项目等横向联合的适合跨学科生长的组织结构形式(包括研究中心、研究院、工程中心等)。

除了纵向的学科系统及横向的项目系统组成二元矩阵以外,大学中还存在多元矩阵。多元矩阵一般有三元矩阵、四元矩阵等。多元矩阵实际上构成了立体网状的矩阵结构,使得大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复杂系统。

2.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优点

它的优点在于责任明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人员在项目和学科中的交流大为增强;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知识创造;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人力与物力,避免了学科建设中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它还富有灵活性,易于适应工作任务与客观需要的变化。

3.课题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

基于以上的研究,可以将课题组考虑为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课题组的基本职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整合活动,用于课题组的自我维持。整合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源的整合,课题组可以整合来自于不同方面的资源于一体,包括本学科和其它学科,大学内部和外部。二是课题组内部成员的信念、态度、兴趣和能力、价值观的整合与界定,逐步形成学科组织文化。

(2)研究活动,即课题组以问题任务取向的活动,直接用于实现知识生产的特殊功能目标。

(3)科学活动,主要是与动员外部资源(资金、合法性、人力等)和创造课题组的生存条件有关。

为保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持续生存,课题组必须将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并获得新的任务,这些活动包括获得研究项目、参加编委会、参与专家组并提交专业报告、促使研究成果的转化等。

如果我们明确课题组作为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则整个大学的学科组织就需要与之相适应。课题组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研究中心、研究所等等,规模可大可小。

大学的行政管理可以继续采取校—院—系的构架,保证教学和日常的行政管理,保持行政管理的相对稳定性,其中包括人员管理的相对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导向和学科导向,按照课题组为单元,以矩阵组织运行方式,组织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并有机地组合形成现代大学系统型的学科组织。

三、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管理形式——大学研究院

1.大学研究院的性质和任务

随着高校学科综合化,矩阵式学科组织必将覆盖整个大学内部并形成一个大的整体,大学学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课题组会分布于大学的整个空间。对于这样一种学科组织结构的形态,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加以管理、服务和协调,称之为研究院。它不仅应具有综合性,即研究院的学科组织是跨学科、多学科的,是面向问题的专业研究院;而且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即研究院的成员是可流动的,它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可根据研究任务及时调整组合。它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可以说是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课题组的组合,对整个高校的矩阵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协调与服务,它的产生必将使整个大学学科组织结构显现出一种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状态。

大学研究院站在国际学术的最前沿,紧密结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依托多学科的交叉优势,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特别要抓好科技的源头创新,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承担国家重大的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其他攻关项目,参与高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培养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博士和硕士,是大学研究院的基本任务。

2.大学研究院的特性和标志

大学研究院的特征是“先进性”、“综合性”、“流动性”、“开放性”和“示范性”、“包容性”、“管理服务性”。大学研究院的功能特征表现为一系列的“集成”:即集成国内外大学科研经验,集成大学多学科的优势,集成研究活动与研究生培养,集成大学与产业部门、国家科研机构+活动的合作,集成技术创新、组织和制度创新。

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