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上)
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
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经济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同样有个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快”,追求外延扩张,重量轻质,重速度轻效益。这些问题同样会反映到高等教育中来。创建一流大学应该转变发展方式,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科学的大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以此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优势在于学科和队伍建设。学科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土壤、知识创新的摇篮。学科建设的思路也有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
第一,科学评价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不是因为其所有学科都走在最前列,而是因为有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学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先生在清华大学作的《21世纪如何创新重组研究型大学》的演讲报告中,明确指出: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想办法扶植最优异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然后其他学科也会自然而然地上来。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一流,一定要有先后。
第二,对研究型大学的整体评价不能只看学科数量,不看学科特色。现在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排名,更多关注规模和学科数量,因此引导学校放弃特色去追求大而全,这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反映。现在工科院校发展文理、文理院校发展工科就是这样。学校的整体评价应该关注特色和内涵。是否一流,不是看学科总量,而是关注能进入国内前二三名的学科在学校全部学科中的比重,而不是简单的学科加总。这种评价可以使各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建一流学科上,防止乱上项目(学科)。
第三,统筹协调交叉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兴学科的涌现。新兴学科一般产生于学科交叉处,优秀的科学成果也往往产生于交叉学科。学科建设特别要重视交叉学科建设,可现有的重点学科建设和评价影响交叉学科的产生,原因是重点学科的评选和评价基本上是针对现有学科进行的,或者是针对已有的学科目录。这对学校的导向是努力建设现有学科,无暇顾及交叉学科。如果在今后的学科评价中重视交叉学科,情况就会好转。
第四,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一般说来,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科建设水平,高水平学科离不开大师的引进和培养。但是从学科建设考虑,学科队伍不仅需要大师,更需要团队。南京大学的“大师加团队”模式对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起了关键性作用,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闵乃本团队。这个团队二十年磨一剑之后,闵先生又宣布解散这个团队,要求团队成员去组织新的团队,也就形成许多“大师加团队”。新的成果、新的学科就可能在新的“大师加团队”中产生。根据这一思想,对学科和队伍的评价就不能仅仅看有多少大师,还要看有没有形成以大师为核心的团队。这是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最后借用经济学中的经济起飞理论,说明高水平大学建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经济起飞相当于飞机起飞,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足够的能量推动,经济起飞则需要足够的资金推动;第二是需要发动机,经济起飞的发动机是几个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三是好的跑道和路径,适合经济起飞的跑道和路径是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足够的投入,二是若干起带头作用的优势学科,三是适合一流大学建设的制度安排。
探索高校产学研联盟新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中的重要创新源头,要充分发挥在知识创新、人力资源、实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产学研联盟的新模式,以更加积极的行动投身于产学研合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教育和经济始终未能紧密结合。产学研结合水平较低,导致了创新资源使用的低效和产业发展动力的缺乏,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首先,我国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其次,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有关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外部技术来实现,总体上尚未进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再其次,创新平台的作用不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够紧密”,即大学科技园与高端技术源头联系不够紧密,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不够紧密;“两个缺乏”,即大学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专业管理人员;“两个偏低”,即企业技术中心瞄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水平总体偏低,研究投入总体偏低。
当前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是建立产学研联盟。企业毫无疑问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产学研联盟是由企业提出市场需求、关键项目,筹措资金。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动性是促进产学研联盟成功的关键。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实验条件及国际合作等资源优势,通过融入产学研联盟,实现互补多赢。高校应当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源头作用,即知识源——为整个创新链提供原始依据;技术源——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信息源——传播最新科技产业发展动态;人才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支撑;思想源——做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国际合作源——做社会及企业对外合作的窗口和桥梁。
从政府角度来说,首先,要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结合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要努力引导高校、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和参与区域经济的四大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型相结合,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其次,要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要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研的质量和知识服务的实绩。再其次,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环境,在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根据国内一些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成功实例和经验,高校产学研联盟若想取得成功,要依赖三个基本途径:一是实现“三个落实”——资金、人才、项目要落实。二是建立“四个平台”——技术集成平台、配套实施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及国际合作平台。三是实现“三个结合”——科技和需求结合、技术和资本结合、人员和项目结合。
加大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力度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邓秀新
立足我国实际,注重发挥不同类型大学的优势,引导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历史使命的战略选择。特色型大学长期依托行业,拥有若干代表国家先进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或领域,同时也有学科发展不均衡、基础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较薄弱的“短板”。这一特定的校情,决定了这些学校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走特色发展道路,找准自己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营造有利于健康成长和科学发展的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特色型大学依据长期行业办学的优势,追求差异化发展,优化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少数著名的综合大学和重点行业性大学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行业发展竞争和高等教育竞争的宏观形势下,特色型大学尤其是农林大学,在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原行业主管部门沟通渠道逐步弱化,亟需建立新的联系机制;二是对农林大学扶持有待加强,10年来,在“211工程”高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其中农业31个,仅占5%,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制约了农林大学的发展;三是农林大学优质生源短缺,生源状况堪忧,农业、林业越来越不挣钱,加上社会对“农”的传统偏见、农林类专业的“艰苦性”和服务对象的“艰苦性”等原因,造成了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报考这些学校;四是农林科教育实践性强,培养成本较高,教学设置的不少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学生实践不足,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我提几点建议:
(一)将扶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建议重新审视特色型大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比照“985工程”、“211工程”,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重点建设工程”,给予专项建设资金和特殊政策扶持,建设一批与国计民生关系紧密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二)加强部部共建,促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建立部际共建协调机制,加强高校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解决特色型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特色型大学发展机制。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专项基金安排、学科及优秀团队建设等方面向特色型大学倾斜。行业主管部门本着“指导、服务、支持”的精神,参与和指导特色型大学的有关业务活动,并在毕业生就业、科研立项、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特色型大学更多支持。
(三)政策倾斜,加大对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力度。考虑到特色型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基础,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投资上给予重点支持,加大对特色型大学办学经费的投入。除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重点建设工程”外,应考虑在“985工程”、“211工程”项目中,加大对特色型大学的支持力度。此外,建议设立“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建设专项基金”,对以服务艰苦行业为主的特色型大学给予重点支持。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特色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提供实践实习基地。为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林专业,建议比照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定农林类学生更加灵活、可行的免费教育制度,鼓励优秀有志青年为现代农林业服务。
重新思考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郑南宁
怎样诠释大学的内涵?一流大学如何做到名副其实?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是一流大学内涵中永恒的价值诉求,也是大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好阶段,高校的科研实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一批重点大学成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中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发展的压力,使一些大学更多地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科学研究,又以即兴的方式服务社会,把大学这两种功能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等同起来,混淆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如果不把人才培养放在根本的位置上,没有优秀的本科教育教学,我们就无法维持一流大学的卓越,也会带来社会公众和大学生对大学价值观的质疑——大学为谁而办?
现代高等教育演变到今天,大学在恪守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价值的同时,面临着创新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企业成为研发主体的必然趋势这一全球性的学术挑战,作为大学需要适时适度地转型,同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处理好人才培养、学术追求和面向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大学的转型期,通常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看作大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从大学的本质来看,这三者不是并列等同的目标,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实践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因为大学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也不是企业和社会的其他组织。
1809年,德国思想家、教育家洪堡在筹建洪堡大学时,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原则,并指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追求真理,学术研究在大学应当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洪堡的教育思想对世界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诺贝尔奖设立的最初40年间,洪堡大学出现了普朗克、劳厄、哈恩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到了上世纪初,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针对当地发展畜牧业和乳制品业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成为美国大学延续至今的办学基本宗旨。
百余年来的大学发展历程,已经诠释了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与社会服务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但是,育人为本,知易行难。很多大学片面地把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并列等同起来看,混淆了三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出的现象是片面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学科建设甚于改善学生学习和教学的环境与条件;一些大学的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人才强校、国际化、服务地方”都施以重笔浓墨,提出创一流的目标,唯独缺少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划和思路;盲目扩张社会服务功能,使大学校园也出现了不同体制并存的局面(现在已经为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发展带来烦恼和问题),有的大学将触角伸到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域;一些教授不上讲台,不接触学生,忙于学科建设、争取项目做课题;个别大学教师在师德教风方面偏离了大学教书育人的基本方向。这些问题削弱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使本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现象。
尽管近几年来,教育部已出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系列文件和计划,大学的领导也在反思过去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对大学本质认识上的偏差和存在的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高校的发展。要使这些乱象得到扭转,大学的主要领导要认真思考大学的使命,把目光和主要精力多投向教育教学工作,像推动学科建设和争取大项目那样,来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真正地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上,才能回答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的价值诉求。
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对策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新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行业特色高校近10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扫除了体制性障碍,是一次巨大进步。但目前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科面偏窄导致原创性不足;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点偏少;人才聚集度不高或严重失衡;与原行业部门联系受到行业集中度的影响。但行业特色高校也面临发展的优势与机遇,主要表现在: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对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对策,我有几点思考:
1.保持特色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生存之本。行业特色高校根源于行业,社会影响力主要在行业,如果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导致原有阵地、特色和品牌丢失,则会有生存之忧。因此,以服务行业为己任,保持特色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生存之本。同时还应看到,特色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应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方向建设,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形成新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在行业特色学科的领军地位。
2.拓宽和转型是行业特色高校强校之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已不存在或不再承担管理和指导高校的责任;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立了一大批与行业不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人才服务行业的比例也显著降低。因此,除个别学校外,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高校。拓宽学科覆盖面和服务面向、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型,成为行业特色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拓宽学科覆盖面的过程中绝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而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滚动式拓宽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3.科学研究要引领行业科技进步,参与和扶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未来10年,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成的10年,也是行业特色高校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的10年。首先,行业特色高校应利用自身与企业间无利益竞争的特殊地位,构建行业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其次,要积极构建行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平台。利用当前国家行业科研体系尚未成形的有利时机,设法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发展规划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再其次,要与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专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支撑。最后,要积极构建服务中小企业和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科技成果转化。
4.建立行业部门与行业特色高校联合共建的新机制。充分考虑行业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属性和服务面向,以更好地发挥行业高校的特色。加大对行业特色高校的经费投入,并给予适当政策倾斜。通过制定政策,建立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支持行业高校发展的新机制和资金支持的新渠道,使企业对高校的支持能够列入生产成本;拓宽行业特色高校介入行业科研项目的渠道,将行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向行业特色高校倾斜。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发展动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
1999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同处杨凌的两所大学和五家科研院所合并组建。近10年来,学校以科教体制改革为“引擎”,以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为目标,持续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办学新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稳步推进科教体制改革,探索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新体制。
首先,实施合并改革,搭建体制框架。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论证,学校最终确定改革思路:彻底打破七家单位的原有格局,将其所属的院、系、所,按照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重新组合成学院,学院内部教学、科研与推广“三位一体”。2001年,学校对管理部门和支撑体系首先进行合并,机关处室由原七个单位的69个减至21个,实现了学校主体、机构和领导、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五个统一,基本构建起新的大学体制框架。
其次,整合科教资源,促进实质融合。合并、融合的关键,在于将原属七个单位的科教资源通过优化配置,整合到学院,在学院层面统筹教学、科研和推广,基本实现了实质性融合。
再其次,推行两级管理,完善体制框架。2003年,学校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校院两级的责权利,赋予学院在教学、科研、推广、人事、财务等方面一定的办学自主权。2008年,学校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以全面下放财权为主导,试行教授委员会、二级财务预算制度,启动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在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方面迈出了更加重要的一步。
二、持续推进三个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激发办学活力。
学校紧紧抓住人、财、物三个关键环节,以推进科教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进行了多轮次的改革实践。
一是持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学校合并以来,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职工队伍的结构和质量问题:一方面,职工队伍规模大,结构失衡,整体素质偏低,全校4950名教职工中,工勤人员占了1/3,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仅为11.3%;另一方面,人才吸引力差,优秀骨干人才仍在不断流失。针对这些情况,学校进行了持续深入的人事、分配和干部制度改革,建立全员岗位聘用制,实现了人员按岗设置和管理。同时,制定了新的津贴分配办法,加大业绩津贴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的力度。
二是不断深化财务管理改革。2008年,学校推进新一轮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按照财权和事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以财力下放为切入点,试行校院两级预算管理改革,学院在学校预算管理框架内独立编制财务预算,自主安排和使用资金,自行平衡预算收支。
三是全面推进资源配置改革。合校之初,考虑到学校历史欠账问题突出,学校在资产配置上主要是填平补齐,使每个学院、学科具有基本的办学条件。从2008年开始,学校先后启动水电收费改革,公有房屋、试验用地及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等改革,最大限度提高资产使用效能。
初步概括近10年的改革成效,一是成功实施科教体制改革,实现了国内教学和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二是产学研紧密结合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每年面向西北地区的科技推广服务,为农民创造的经济收益超过60亿元;三是初步建成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运转有序的大学新校园,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学校事业费总收入从合校时的两亿多元增长到2008年的10.86亿元;国家级重点学科由合校时的1个增加到7个,还有两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到位科技经费超过2.6亿元,是1999年的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