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相关文件>>正文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下)

2009-04-30   作者: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发言摘要(下)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型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新阶段。高水平大学群的兴起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引领作用。因此,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率先将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

发展模式的转型

我国高校过去10年以规模扩张带动质量提升,实现了跨越式的加速发展。按照牛顿第二定律,有加速度的增长必有外力驱动,从而使其发展呈现出动力型特征。这种动力型发展在3个阶段受到不同动力的驱动:

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要素驱动、以量为本、重在发展”。在我国大学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要素投入起了巨大作用。起驱动作用的诸要素包括:人力要素,来自研究生扩招和大批年轻教师留校;财力要素,包括学校历年结余的投入、银行贷款、“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研发经费迅速上行等;物力要素,如政府为支持高校发展而进行的土地投入、由土地置换而实现的级差地租等;规模要素,如通过并校或扩张性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政策要素,如各种绩效奖励体系的实施。我国诸所大学,见仁见智,借势借力,极大地改进了高校的硬件状况,并为下一阶段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必要的规模基础。

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内涵驱动、以质为本、重在改革”。办学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要素投入的有限性,因此要素驱动的规模扩张难以持续。近年来,随着要素驱动的力量逐渐减弱,高校开始寻求内涵驱动之路,主要体现为通过内部结构的优化、体制机制的改革等,释放内部活力以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的特征是“外源驱动、以人为本、重在开放”。对于高校而言,内涵发展到一定阶段,结构优化和体制改革的能量逐渐消逝,就有必要通过外源驱动寻求内部资源和核心创新能力的上升。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是人才引领,着力引进高水平师资和提高生源质量是发展的重点,同时也要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改造,优化结构,提高水平。要从毕业生质量、教师质量、校友吸引力、国际化培养程度、国际知名度等涉及学校声誉的环节抓起,进而利用学校的声誉隆起来形成海外人才回流的吸引力。要逐渐利用海内外捐赠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金,只有在该基金超过学校年收入时才能为学校提供可自主发展的引路资源。要进一步利用国际交流来完成从智力流往全球到全球智力汇入的转变,形成有影响的学派和重大原创成果。在引领效应的带动下,逐渐由动力型快速发展步入引领型平稳发展的坦途。

提高质量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伴随规模扩张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走上了不断提高质量的良性发展轨道。其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得到进一步体现,使得高等教育质量变成千家万户都关心的大事,这本身有利于质量的提高。其二是,在更大的高教规模下,人才的流动通道趋于多样化,人才的竞争压力得以全面展开,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组织能力、融入社会能力都在提高,这些均有利于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提升各高校的质量。其三是,伴随着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分布从扁平型转变为宽带型,这一方面为国内的高水平大学群提供了更开阔的上升空间和人才资源,有利于提高质量的峰值;也为新转建的大学提供了发展借鉴,并受到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等质量监督措施的推力,有利于提升质量的平均值。

彰显特色,兼顾公平,完善管理

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着重围绕特色、公平、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以特色建设促进质量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会出现多种类型,它们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性。多样化质量观要求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特色与质量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有特色就是有质量;另一方面,不同的特色可用不同的质量标准来衡量。

兼顾质量与公平,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公平由“量”的公平逐步向“质”的公平转变。兼顾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公平,意味着中国高校的结构应该既有高度又有广度。顶层看水平、底层看公平,顶层看国内外公平、底层看各区域公平,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继续瞄准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注意统筹协调,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和建设力度。

加强与完善管理,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与促进体系。加强与完善管理,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管理有两类,一种是约束型管理,一种是激发型管理。质量可视为一种分布,它既有平均值,又有方差。约束型管理只能减少方差,而平均值不变;激发型管理可能增加方差,但是更能够提高平均值。所以,要提高办学质量,就要协调好约束型管理和激发型管理的关系。

弘扬诚信学风,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学术氛围,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所有的高校都应该把弘扬诚信学风放在重要的位置。高等院校要在严惩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学术规范,特别是加强对研究生、博士后、年轻教工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切实维护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发展环境。

关于大学管理的一些思考

中山大学校长 黄达人

大学管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不断被提及但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大学的管理包括组织形式、制度、管理理念等内容。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大略地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和行政组织形式两大部分。在制度上,包括人事制度、科研制度、教学制度等。

关于大学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

目前,中国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开展,绝大部分是以学院作为基本组织形式,实行校、院两级的管理体制。学校以学科为基础组建学院,但国家、社会对人才和科研产品的需求却往往不是严格按照学科分类的,各类科学问题的提出也往往是跨学科的。

我觉得有必要对现有的学院进行整合,如一些已经先行一步的高校那样,实行学部制。在各相近学科之上设相应的学部,例如,理学部,下设数、理、化、生、地等学院。这种学部,只是在学院之上搭建的一个非实体平台,以期为各相近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一种有较强操作性的机制。

设立学部的另一个重要考虑,是为了解决大学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的问题。目前,我校每个学院都设有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的主任,一般都由院长担任,这就使院长在作为行政主管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又成为学术权力的主导者。学部设立后,各相关学科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及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设在学部,委员会主任以及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不同一级学科的教授担任,使这两个委员会成为较为纯粹的学术评议组织。

关于大学的行政组织形式

中国大学的行政部门与国外大学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学相比,机构设置更多,分工也更细。这一体制,由于分工细致,比较有利于管理职能的落实,但难免会出现协调不畅的问题,也可能在结合部存在盲点。

我国大学的行政组织形式,是与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密切相关的。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对于大学具有指导意义,为了管理的顺畅,上下一一对应就成为必须。要改变目前这种职能部门分工过细的情况,并非一个大学所能单独完成。我个人的想法是,是否可以参照国家机关实施“大部制”的方法,也如一些已经先行一步的高校那样,在不搞机构撤并的前提下,对校内的职能部门进行一些梳理,设立若干个“部”,以提高行政效率。例如,可以考虑以一些与本科生培养有关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组成本科生院。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理念和措施

目前,各高校都在不断地强调要培养创新人才,但是,我们其实并没有找到一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大家都尚在摸索之中。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对本科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个性的培养往往不在课堂上,而是在被称为“第二课堂”的学生活动中。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操,使学生认识社会和国情,甚至从中发现真实的科学问题。我们应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社会实践实际上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途径和方法。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从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看,研究生教育比较合理的结构,应该呈现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其中学术型研究生应该少而精,更多的应该是从事职业型和修课型的研究生。应当看到,当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在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即学术型研究生比例过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偏低。要及时调整研究生的教育结构,更加强调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从生源、导师、课程、实践、论文、就业、评估等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强化特色,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应有不同的培育程序和质量标准。

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的分类培养,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的规模,建议教育部考虑在专业学位的设置上扩大高校的自主权,将专业学位授权下放到有一级学科自主设立博士点权力的高校,让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自行增设专业学位领域或设置联合课程学位,教育部则负责组织定期的专项评估。

关于人事制度

大学管理制度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关于人事的制度。在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退出机制”。在我国高水平大学中,师资的素质相对较高,一些不适合的师资“退出”也相对会比较平稳,并且是有出路的。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人事政策时,考虑在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作为“退出机制”的试点。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校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校内的各类投诉。按照以往的做法,各类投诉都由职能部门负责解答。为了使行政运作更加有序、有效,有必要成立例如叫做“行政仲裁委员会”的校级组织,下设教师职务聘任、人事争议、学位授予、学籍管理等分委员会,成员应包括教授及学生代表,必要时可以公开听证的方式处理相关申诉。

我们可能还远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大学长远发展的大学管理制度,这与我们正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密切相关,我们的“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因此,我们这些大学的管理者目前所要做的,大概也只能是尽可能多地思考、尝试。同时,也衷心希望国家的各项政策更为完善,为大学的发展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走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江南大学校长 陈坚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迫切需要探索建立和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需要走出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下面结合我校近几年改革发展的实际,交流几点实践认识和体会。

发展目标:战略规划高端设计

江南大学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3校合并组建而成。由于3所学校分别隶属于政府不同层次主管部门,办学水平、规模、实力都不尽相同,因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矛盾:一是学科发展严重不平衡;二是办学资源相当匮乏;三是大学制度还不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党政领导,在发动全校干部和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对学校发展愿景、远中近期规划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

绘制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蓝图。我们着眼于管理、改革、质量、特色,研究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并进一步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思路。其中,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积聚能量,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奋力达标。

制定了第二阶段发展的“攀登计划”。从2008年起,学校进入了“协调发展、重点突破”阶段。为了确保这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我们通过4个工作环节,对学校总体状况、教育部高校实力、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等进行分析和比对;对影响高校学科实力的因素,我校存在的薄弱环节,必须突破的项目和指标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对涉及学校发展的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必须提出的核心指标和扩展指标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最后经过全面加工和处理出台了“攀登计划”,将其作为未来8年学校增创新优势、谋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主导性战略举措。

实施了三年一个任期的目标责任制。新一轮任期目标责任制在目标制定方面,我们以“攀登计划”为总任务,以近年工作状况和业绩为基础,党政目标合一,共同签订一份目标责任书,同时注重投入与产出,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学院实行捆绑式目标责任制;在指标体系方面,实施分类制定,将指标类型分为约束性指标、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在指标制定和评价方法上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数量与状态同倚重的原则;在考核方法方面,注重年度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既注重目标完成情况,更注重效益、影响和工作状态,既注重考核结果的多元化,更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

特色学科:提升高峰扩展高原

在学科建设的思路上,我们认为方向凝练应在领域主流的基础上体现特色,要能准确判断并支持有可能出新的优势方向;队伍汇聚应针对团队在生存、发展和成熟不同时期的要求加强建设,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团队自觉精神的教育;平台构建应围绕科学工程,以学校外部评价和外部竞争力为主要依据。

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的做法为:一是选择性卓越,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在平衡校内因学科差异而带来的一些矛盾的基础上,集中优质资源,创建学科高峰,注重形成学科特色;二是提前进入,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增强学科发展的预见性和敏锐性,做到早谋划、早布局;三是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力求学科之间能够互相支撑,通过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良性循环共生共荣的学科生态环境。

办学资源:开源节流优化管理

只有通过经营和创造、盘活和整合,才能将各种现实资源或潜在资源真正变成可以支撑学校发展的有效资源。我们深感办学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在大学管理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的运作和管理。

努力建设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的高校。首先,努力增强全校师生员工节约资源的意识。其次,以制度为保障,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同时,加大公共资源的共享力度;另外,还进一步加强成本核算,将资源有效使用的情况与相关部门的业绩考核挂钩。再其次,我们以科技为依托,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利用数字网络通信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技术节能。

努力建设高水平开发社会资源的强校。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拥有更多的办学资源,为此,必须提高积聚资源的速度,而拥有较高的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却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思考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办好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的新问题

在这一轮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之前,行业性院校反映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学科设置比较单一,办学视野相对狭窄,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一般只针对本行业的需求,而很少考虑这样的大学同样应当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办学管理中的行政色彩较重,通常“管得过死”。从宏观上看,由于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引起学科的大量重复设置以及科技平台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等等。与此同时,以下一些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行业特色型大学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已经不存在,原有的资金链条发生断裂,和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微妙和飘忽不定。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重新确定服务面向,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适应社会变化的新需求,等等,成为这类大学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某个行业领域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各方面与行业的天然联系。体制调整之后,固有的行业壁垒被打破,传统的学科领域开始面临来自综合大学的挑战与竞争,探索和开创新的学科生长点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但是向弱势领域拓展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

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以服务部门行业需要为主要目的,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条件、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点,学科专业数量少,专业面窄,强调专业对口。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调整学科、专业与课程结构,使之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摆在这些大学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主观上讲,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走“多科性特色型”发展模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盲目求大求全既不现实也不客观。由于资源分配中的规模聚集效应、政策导向的单一化、评估排行中的简单相加、社会舆论中的综合崇拜趋向,等等,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自主定位和坚持特色之路形成实质性冲击。

对加强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几点建议

进一步明确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行业的存在是客观的,行业的需求是客观的,建设发展相应学科同样也是客观的。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笔难得的财富,是高等教育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的中坚力量。为此,建议国家将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全面发展战略,设立特殊支持政策,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认真落实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不同类型的大学办出特色,营造适合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竞争环境。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普遍以规模和总量论英雄,强调综合性排名。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在争取资源、吸引人才、提升综合排名、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很强,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学科面比较窄的原因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此,建议构建多目标的大学评价机制,为各类高等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研究建立国家对行业特色型大学投入的新渠道、新机制。建议教育部与财政部等共同研究并建立起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专门投入机制,同时探索解决目前行业或部门对大学投入的渠道不畅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大学与相应行业的合作与发展;更多地与大学的学科特色挂钩;更多地关注这类大学中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选与投入。鼓励相应的行业部门以不同形式参与这类大学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设立专门的奖学金等。

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与相关产业紧密联系的新机制。要研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建立新型的共建、联合或协作机制,鼓励行业和产业参与、介入和支持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学科建设应兼顾特色与多科

东华大学校长 徐明稚

世纪之初,办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内高校发展的潮流。学校在2001年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讨论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我们感到,确定建设目标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所处的时期、地点、环境和格局,一切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东华大学的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纺织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这些都是长期资源投入形成的基础,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谋求发展的现实资源和财富。

经过将近半年全校上下的充分讨论,大家终于逐步统一了思想。学校学科发展中的“全能冠军”固然令人神往,但学校自身基础有较大的差距,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代中国正处于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历史进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应该是我们正确的选择。由此,我们确立了学校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我们的目标是特色学科不仅要做“全国单项冠军”,还要冲击“世界单项冠军”。目标确定之后,我们集中“十五”、“211工程”的建设资金,全部投入纺织、材料、染整、服装4个国家重点学科,按照“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突破”的思路展开建设。经过7年的建设,我们已经收获了初步的成果。

首先,特色学科为学校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取得了众多“零”的突破。其中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等。“纺织科学与工程”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刚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中以98分的高分名列该学科第一。

其次,特色学科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继承和发扬行业部门办学时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优良传统,产生了一批“顶天”和“立地”的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如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舱外航天服防护外层材料、暖体假人、宇航员尿收集装置等为“神五”、“神六”和“神七”的发射成功作出了贡献。学校连续3年获得了“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殊荣。

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学校要马上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另一种则认为学校只要坚守特色,不要发展其他学科。我们认为学校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必须根据现实的资源条件,按照有限和相关的原则,努力建设学科的生态,逐步拓展为有特色、多科性、高水平的大学。这也是学校的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确定了“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同时要求非重点学科要“借船出海”,出了海要形成“百舸争流”的态势,力争形成“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学科建设新局面。经过新世纪7年的建设,学校的重点学科、学位点和本科专业数都翻了一倍,7年实现的增量相当于建校后50年的总量。

目前,学校12个专业学院逐步形成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5大学科群。传统优势的材料和纺织学科群,除了支撑和引领纺织产业的技术创新,还聚焦在以纤维和纺织技术为基础的高技术高性能新材料和复合材料领域;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逐步拓展起来的环境、化工、生物工程、理学学科群,聚焦在环境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较早建立的机械、信息、计算机学科群,聚焦在先进制造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适应上海发展逐步形成的新的优势特色学科——服装和艺术学科群,聚焦在创意产业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领域;在校生数占全校1/3的管理、人文、外语学科群,聚焦在上海“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一个有特色、多科性、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的学科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之中。

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