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相关文件>>正文

地市高校学科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2009-05-25   作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是一个涵盖农业、教育、资源、环境、人口等多学科的庞大系统工程。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市高校大多处于农村腹地或与农村毗邻,拥有服务农村社会的优越地理位置,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特别的地缘和情缘关系,具有其他院校不可替代的特点。

学科建设是促进内涵建设的主要抓手,因此各个高校无论什么层次、无论什么类型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高校的各种功能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地市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学科建设着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地市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的热点。

一、地市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所探讨的地市高校是指分布在省会城市、省大城市以外的以地级市管理为主的非重点本科院校。地市高校是由地方政府为主举办的,并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较好地与地方发展建立了密切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可以比较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但由于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受教育政策、评估导向等方面的影响,地市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与重点高校盲目攀比、贪大求全等现象,在面向地方或农村开展教育培训、科技服务、信息传播、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其一,学科建设薄弱。学科雷同、专业雷同,是当前制约地市高校服务农村社会的一个瓶颈。由于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众多地市高校与省内同类兄弟院校相比,无论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数目、高层次人才数量和结构都有不小差距,导致地市高校的学科建设薄弱,主要体现在学科经费不充足、竞争压力不充分、学科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其二,办学缺乏特色。办学特色是地市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赢得学校声誉、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地市高校办学思路的致命弱点就是缺乏个性,特色不明显,办学模式趋同。对地市高校而言,特色不仅是生存的保障而且是发展的基石。不仅如此,地市高校内部还存在着浓厚的官本位意识,行政系统比教学系统具有更大的资源分配权。在一个行政化、等级化的环境里,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很难说不受到挫败。

其三,遭遇资金困难。从高校构成来看,地市高校虽然占有很大比例,但获得政府的经费数额却是很少的。学校的发展需要条件,改善条件就需要资金,而资金困难现在已经是地市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地市高校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支持,而地方财政能够拨付的资金又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这也使得地市高校必须“走特色办学之路”,把学科建设纳入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才能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广大民众的认同。

其四,认识存在问题。有人认为地市高校定位是教学型大学,而教学型大学应注重的是专业建设而不是学科建设,他们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与学科建设割裂开来;也有的认为学科建设就是重点学科建设,与自己没有遴选上的学科关系不大。这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立足于学科的要求,没有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而造成;当然还有人认为学科建设不要急,慢慢来等等。高校领导抓学科建设体现了大学办学的理念遵循;教师谈学科建设则反映了工作范式的转换。你只要是教师,你就离不开学科建设,你只要是高校里的一位领导,就应该关注学科建设,因为这涉及对大学办学理念的遵循。所以说,认识问题不解决好,再好的政策在执行时态度就会走样,力度就会减弱,高度就会降低。

二、地市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拥有的地缘优势

“地方”既反映了地市高校的区位情况,也体现了地市高校的优势与特色所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地市高校拥有人才、科研、地域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可以让新农村建设朝着更加理性、务实以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是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地缘优势。所谓“地缘优势”是指地市高校拥有服务农村社会的优越地理位置。由于地市高校大多远离省会城市的区位特点,地市高校社会服务范围明确,地方特色比较明显,与地方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新农村中合作性大。这就要求地市高校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发挥和利用与周边地区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智力优势,使学科建设贴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寻求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等问题。

二是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兴农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又涉及区域和县域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既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也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科技和教育。学科建设是地市高校人才汇集地、文化传播中心和学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基地。所以,地市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教兴农的需要。

三是学科建设获得动力。学科发展水平和学科结构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学科发展在于特色与优势,学科建设是个“解难”的过程。地市高校要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保持和发展学校特色和优势,就必须本着“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自然资源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使之成为地市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地市高校只有通过融人地方服务,才能赢得地方社会的支持,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三、地市高校学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追求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支持地市高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地方传授最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的地市高校理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反哺当地。因此在新时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应该成为地市高校努力追求的价值支撑和服务社会的价值所在。

1.以科学规划引领具体实践。建设新农村,很多方面需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科学规划,这样可以避免失误和少走弯路。地市高校学科齐全,专家学者集中,要积极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结合中央和省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行布局规划,诸如村镇建设;对文化、生态特色村进行保护性改造;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整合城乡生产要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有影响力的决策咨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技术顾问和管理参谋。

2.以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而现代农业建设对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目前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一方面由于很多村年轻农民多数外出打工,在家留守者以妇女和老年人居多,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非常少,农村人才“断层”现象突出,而且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农村党员干部老龄化、整体素质偏低。地市高校作为所在地区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人才的集中地,代表着所在地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进步的最高水平,应成为培养农村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难题的人才库。

3.以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增收。农民最想要的是增收和致富,最缺的是投入和技术服务。农业科技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地市高校拥有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可以让新农村建设走“科教兴农、特色强农、质量立农”的道路。一方面,要围绕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做好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只有通过科技服务,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以教育引领、促进农村和谐。如果把新农村建设仅仅视为物质化的盖别墅、修马路,那就背离了中央决策的战略意义。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能否在农村地区造成一种新的文化,能否让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民主观念的现代公民,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指标。地市高校是所在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地域文化研究、传播、开发的主要阵地,拥有雄厚的地域文化研究实力和坚实的文化研究基础,通过与地方行政部门积极配合,诸如,制定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和建立各种理事会,可以引导农民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地市高校学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中的服务途径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地市高校学科建设应本着“有所为、有所先为”的原则,结合实际,坚持特色,发挥优势,探索以学科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之路,并从服务经济、文化建设、教育培训三个方面作出调整。

(一)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服务

这些年来,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政府的行政推动力度不可谓不大,为何效果不好,关键是如何用市场的办法引导群众发展经济这道难题没解开。地方经济的发展首先应是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依赖科技和人才。这正是地市高校的使命。学科建设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在服务层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和服务领域扩展上下功夫。

1.服务层次。新农村经济服务可分为农业生产服务、乡镇企业发展服务、农村经营机制建设服务三大类。譬如,为农村生产服务上,还可分为农村生产信息服务、农村生产技术服务、农村生产咨询服务、农村生产预警服务等。

2.服务质量。主要以科技服务为主,可分为科技研发、科学实验、科技推广三种方式。譬如,科技研发可以有“项目联合”,即向地方转让科技成果和承担地方委托的研究任务,建立和完善学校与地方科委、经委的协作网络;“项目攻关”,主要是加强与单位部门联合,共同承担一些地方攻关项目,推进技术进步;“创建产学研基地”,具体做法是学校与地方联办研究开发中心,学校利用学科、信息、人才、设备等优势,地方提供市场信息、开发项目和项目资金。

3.服务拓展。一是扩展领域。主要是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要与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本着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宗旨,调整或增设新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二是提升层次。关注产业经济需求,瞄准区域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集中优势学科,构筑与产业链相匹配的学科链。三是提高质量。把握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技术和经验,结合新农村实践,依据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拿出受欢迎的科研项目,引领农民的生产和经营,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二)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服务

经济服务与文化建设二者是互相促进、并行不悖的,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将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失衡。能否在农村营造新的文化,能否让农民成为具有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现代公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也是地市高校文化服务的重要使命。

1.服务构成。根据地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侧重点不同,文化服务可分为传播服务、研究服务和队伍建设三大类。其中,传播服务分为传统习俗传播服务、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和不良文化遏制;研究服务分为农村习俗文化研究、现代新型农村文化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文化发展设计;队伍建设服务分为农村文化队伍调查研究与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指导。

2.服务方式。一是送文化下乡、实施文化宣传、指导文化机构建设、共享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制作多种形式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宣传资料,向农村宣传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要求;二是建立以县、乡、村等为主的农民教育网络,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为农村文明建设服务;三是将文化体育设施向当地开放,把学校的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以及图书场所向地方开放;四是通过开展最具魅力的县、乡、村群众评比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服务拓展。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地市高校服务农村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加强和拓展。一是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开办一些开放式的、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培训;二是开发地市高校文化资源并传播辐射,诸如图书、信息、人才等方面;三是组织动员基层文化站、文化室和乡土文化人才,利用多种形式表现传统美德,反映家庭亲情、人间友情、社会真情等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支持和帮助农民群众以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庭院净化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为重点,营造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三)为新农村建设的教育服务

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步伐,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了培养有文化、守法律、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地市高校应承担起“农民素质培育”责任。

1.服务构成。依据教育服务层次,可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依据教育服务内容,可分为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依据教育服务性质,可分为农村普通教育服务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服务。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又可分为农村普通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与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其中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将成为新农村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

2.服务方式。以学习时间为依据,可分为长期的教育服务与短期的教育服务;以学习内容为依据,可分为知识性的教育服务、技能性教育服务和品德性教育服务;以服务对象为依据,可分为农民教育服务和乡村干部教育服务;依据教育主体时空距离,可分为现场教育服务与远距离教育服务。其中,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地市高校为新农村教育服务中富有前景的一种方式。

3.服务拓展。整合知识和技能、融合生活和学习,应是地市高校为建设新农村教育服务的主要方式。一要打破以往单一的全日制办学模式,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不仅在普通全日制教育方面,而且在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都要寻找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二是利用自身优势,在地方宣传普及有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教育和评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做好参谋、顾问,提供咨询服务;三是培训和培养农村行政干部。提高农村行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现代新型干部培养在建设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关闭窗口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