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定位难,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我国高校的办学定位难,其表现形式是一定程度存在不按自身特点办学、盲目追求热点办学、模糊办学等现象,其内在原因是受制于办学资源的强力牵引,客观造成了部分高校为了谋求发展,出现了不能准确定位,不能安心于位的局面。研究我国高校办学定位难的问题,需要从现象认识本质,从本质挖掘根源,从根源梳理解决的对策措施。
高校办学定位难:客观存在若干不正常的表现
高校办学难以科学定位,并在实践中存在若干不正常的现象。这些现象归结起来,就是同质化办学、大而全办学、随意性办学。
办学模式趋向同质化。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个性化差异很小,而同质化倾向严重。表现为办学理念区别不明显,办学模式趋同,发展道路基本相同,办学发展目标更是大同小异,有些甚至是通用型。“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型”、“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科学技术”等关键词,被许多重点高校组合为其发展目标。
过分追求规模大而全。在办学规模上,无论老的高校或新建高校,都想方设法建设新校区。在办学层次上,呈现出一般院校向高层次、高层次院校向低端延伸的格局。如一些新建高校,刚从专科升为本科,不仅要办本科教育,还要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争取硕士授权点,甚至谋划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而有些重点大学却忙于办专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追求多层次、多形式并举的全面教育。在办学类型上,追求综合性、研究型,争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争抢各种重大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等等。
办学实践呈现随意性。实际上,教育界关于搞好高校建设问题,早已形成共识,那就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校和怎样建设这样的高校两个问题,做好发展战略、学科和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三个规划”。按照规划搞建设,是高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事实上,很多高校规划很全、很细,但却不按规划或不全部按照规划办事。如有的高校治校办学是循着实践走,追着热点走,甚至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是哪儿,干到哪儿算哪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模糊办学、随意办学的现象。
探究高校定位难的根源:在于围着办学资源转圈圈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办学资源一方面在促进高校快速成长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某种程度上它又成为制约高校建设发展的瓶颈。尽可能多地争取丰富的办学资源,已成为高校治校办学者的普遍共识。不按高等教育的特点规律办事,而是围着办学资源转圈圈已成为高校的潜规则。循着这样的思路思考或解释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的各种表现,就不难找到真正的答案。
为了取得经费支持,一切按照政策导向走。当前,为了创办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国家设立了专门资金,对重点高校进行重点扶持。比如“211工程”、“985工程”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课程等建设项目,是属于单项评比、单项申报,并不限定高校办学层次的高低。也就是说,一些水平并不高的高校,只要倾其全部之力,在这一个单项上有所作为,就可能拿下一两个项目,争得不菲的经费,然后去争抢一批并不急需的名师,争上并不一定用得上的实验室,等等。先以眼前利益为重,若干年后效果如何暂且不管。
为了谋求高校高规格高待遇,舍异而求同,盲目追求大而全。我国共有两千多所高校,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各高校理应千校千面、特色各异、优长互现。但从现实情况看,追求个性化办学、安于高校定位老老实实办学并不一定有“前途”。作为高校的各级领导来说,他们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规模效益”,而不是“特色效益”或“品牌效益”,尤其是那些与行政级别挂钩的政治待遇,远比办好一所中小型特色鲜明的高校更有吸引力,高校只有求大、求全、求高,才会更有发展,更有出路,才能对上对下都有一个圆满的交待。
为了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唯公众喜好是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短期内可以检验的唯一可靠指标就是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代表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对后续新生的吸引力。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张,必然带来高校发展失衡,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也就是说,放弃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正确发展通路,就必须另辟蹊径找出路。打造品牌专业,这对于高水平院校来说自然不成问题,但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要做到人有我优难度就很大,或者根本就可望不可及。做不到这些,就只能从公众普遍认可的热门专业上打主意。迎合市场,争开新专业,既是高校的无奈之举,也使得这些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让人担忧。
实现高校科学定位:需要上下协同才能有效解决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高校可以分为公办重点院校、公办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院校、民办本科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和公办独立学院等6种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这些高校在开办之初,其服务面向、办学层次、培养规模都经过充分论证,可以说,其高校定位是明确的。实现高校的科学定位,对高校管理部门来说,不仅在于解决“如何定位”的问题,更在于解决“是否安于这个定位”的问题。因此,实现高校的科学定位,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办学者两方面共同努力,通过上下协同,最终才能有效解决。
高校管理部门需要着眼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重点在宏观上进行把握,真正实现让所有高校各安其位。
实现宏观上的“高校定位”管理。对所有高校进行宏观上的高校定位,实行分层管理,区别对象进行办学投入。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办世界一流水平大学,也要办面向各行各业岗位需要的普通大学、职业教育院校。这种多级别、多层次的高校同样需要自身范围的一流。对此,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区分层次,适当界定范围,努力加大对不同级别、层次上创建一流高校的扶持与投入力度。
提高“争先创优”考评的科学性。实行高校的分层管理,并不是要限制高校在某一单项建设的创新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普通高校在某一方面创建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是任何人都不能怀疑的。当前,在高校对既得利益过分追逐的情况下,有必要明确一定的限制措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评价考核内容方面,必须坚持高校“先要耕好自己的口粮田,再去经营高产田”的原则,要考核高校职责范围内工作成效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考虑“争先创优”问题。如果该干的事不干,可干可不干的事抢着干,高校就永远走不出“围着办学资源转”的困局。
作为高校主办者,要在高校定位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挖掘优势特色,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高校新时期新阶段创新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坦途。
高校需要弄清楚“我是谁”——真正找准自身的位置。高校要在对自身发展历史、发展特色、服务面向、办学规模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同全国两千多所院校进行纵向比较,看看前面都是谁,后面还有谁,与自己同层次同水平的高校有多少,真正找出自己在所有高校中的准确位置。这是实现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础。
高校需要弄清楚“我需要干什么”——正确理解把握自身要求。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无论是全国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其办学性质、服务面向、招生数量、培养规模等都是相对明确的,也就是说,高校的办学性质、任务、定位是基本明确的,需要高校做到的,是如何准确理解、正确把握的问题。这就客观上规定了高校的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定位。明确了这些定位,也就明确了高校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
高校需要弄清楚“我能干好什么”——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坚持走自己的路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探讨高校办学者在高校办学定位的责权问题,其内在逻辑关系是:高校办学者在办学性质、任务、定位上基本没有多少自主权,而在内涵发展上自主权与发挥空间又很大。当高校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发展了,水平提高了,就会引发高校质的变化,促进高校向更高层次迈进,这才是高校办学者在办学定位中的真实责权。因此,在高校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下,充分挖掘高校内在特色、潜力,坚持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全力打造自己的发展模式品牌、理念品牌、学科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名师品牌,等等,我国高校定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