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1983年1月第二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一词的解释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等”。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中册)解释为“(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2)教学的科目。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如中、小学的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式的《新华词典》(1980年8月第一版)其解释与《辞海》类似,即(1)按照学术的性质而分成的门类;(2)教学的科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1批准,1993-07-01实施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以下简称国家标准)中的定义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学科一词所对应的英文是discipline,1995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最亲版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解释为“an area of lnowledge such as history,chemistry,mathematics etc. that is studied at a university”(大学中学习的某一知识领域如历史、化学、数学等)。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牛津高级英汉词典)定义为“branch of knowledge;subject of instruction”(知识的分支;教学科目)。
可见,对学科一词的解释尚存在不同意见。但学科本身应具有二重含义;第一主要是指知识体系或学术分类,含水量义较广;第二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教学法科目。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学科建设者中的学科既具有第一重含义中的特征,又包含第二重意义,特别指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教学科目。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该标准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规定为“应具备其理论体系和专门方法的形成;有关科学家群体的出现;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以及学术团体的建立并开展有效的活动;有关专著和出彼物的问世等条件”。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该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学位授予单位按照该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的学位。该目录将授予学位的学科划分为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1种二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按照二级学科,具备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有些学科也可以按照一级学科授权的宽口径培养。我国目前学位授予是按照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如理学硕士、工学博士、农学博士等。确切在讲,我们通常提及的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实质上是指正式列入上述《目录》中的学科。
综上所述,学科建设中所指的学科具备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符合国家标准(GB/T1357-92)中规定的基本条件;第二,正式列入《目录》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由高等学校或科研部位进行研究生培养太学位授予。
学科的划分有多种方法,例如我国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均为11个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而国家标准GB/T13735-92则依据学科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学科进行分类,分成A自然科学、B农业科学、C医药科学、D工程与技术科学、E人文与社会科学五个门类,下设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共有58个一级学科。
专业
英文为SPECIALTY,其原意为专门研究,专长、特殊的职业、技能或技巧。《辞海》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尽管也有许多学者给出其他的定义,但共同点是:专业的形成主要是学校为社会分工培养人才的结果,为满足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社会领域的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指示结构做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学科来满足。所以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由此看来,专业有如下的特征:①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的:一个专业一般都融合了几个学科方面的知识,但总是以一个或几个主要学科知识为主干、为支撑。按学科分类的树形结构,即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专业知识口径也不同。专业口径的宽窄问题涉及到的是按哪一级学科为依托的,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涉及的学科至少有两个,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若以二级学科分类应该是计算机应用和地图学,若再要以三级学科为依托设置专业,那就可以分出地理信息软件专业、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专业、遥感图像处理等专业。②专业必须要适应社会产业的发展:高等学校说到底是培养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社会的需求是专业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所以专业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调整。③专业要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尽管专业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但并不是说专业是学科和社会职业需求的简单拼合,专业的确立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和培养目标、毕业生的特殊问题。定位就是确定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规模、层次和目标方向。客观的、准确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学科定位,对专业建设十分重要。④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在确定时间内,通过各种手段将知识教给学生,形成具有一定特征和规格的毕业生。⑤专业要面对大量学生,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阵地。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学科,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它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它是偏就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 二级学科。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中必然出现分化过于综合的局面,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研究 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等等。故而一些名牌大学不得不采取精减、合并专业的措施,并强化大学科和学科群的意识。不少重点大学在竞争进入“211工程”时,才感受到尽管过去几年中横向课题增多了,但科研力量相对分散乃至个体化,而大项目、高水平研究的实力、学科的总体优势也随之削弱了。现在各类型的 大学都在搞学科建设,无疑是对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结和反思。
专业和学科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从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学科的作用是间接的。在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将专业与学科混淆,或主张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以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结果必然是削弱专业特有内容的建设,不利于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理清关系、搞好专业建设,给专业建设适当的地位很有必要。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有两个涵义;一是纵向的,一是横向的。所谓纵向的,就是在学科群或学科体系中对发展中高等学校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学科是重点学科。从横向看,在同类学科中,学科条件具有明显优势,学术水平在全国领先的学科应重点建设,这样的学科是重点学科。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主力,代表着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完整的知识分支;培育人才;示范带头作用。
当前国家级重点学科内涵的界定为:①有关学科点已经形成意义重大、具有特色的学科发展研究方向,其中至少有一个研究方向已处于学科前沿,并对我国当前及长远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强的相关学科的配合,有组织跨学科合作研究优势;②有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善于教书育人、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组织能力强、办事公正的学术带头人,有较强的学术骨干,学术梯队结构合理,能形成国家级水平的研究队伍;③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基础,已培养了高质量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④科研成果显著,获奖项数多,其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或已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为四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承担着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经费较充足;⑤有一定的科研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基础,有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比较注重自身发展和完善、专注学术研究,它的核心是知识发现和创新,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从人才培养功能来看,我国的学科与本科教育的关系逐渐疏远,倾向于研究生教育和年轻教师的培养,涉及的学生数比较少。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是高等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以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为要素的一项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学术地位与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理解这个概念,要把握以下几点:(1)学科主体是指担负学科发展职责的某种社会机构或组织,学科主体是多元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都可以成为学科主体。(2)学科发展既指学科的分化,又指学科的综合。(3)学科水平的提高既指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又指学科某一方向、领域或方面水平的提高。与其他类型的学科建设实践活动相比,大学学科建设有其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目的是以功能为依托的,任何实践活动的目的都必须建立在其功能的基础上。由于学科建设具有多种功能,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等,所以,学科建设的主体往往有多种目的。以何种目的为主,这取决于学科主体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负的社会职责。如政府是国家和社会的代表,其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政府机构进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科研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科学,进行科技开发,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所以,科研院所进行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但人才培养仍是其主要职责,因此,高等学校进行学科建设的目的虽包括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但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
第二,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较其他类型的学科建设活动更为丰富。学科建设活动一般包括确定学科方向、选拔学科带头人、组建学科梯队、调整学科机构、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等内容。大学学科建设除这些内容外,还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其他类型的学科建设所不具有的内容。
学科建设的地位、意义和作用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高等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1.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选拔一些条件好、有特色、与地方或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投入经费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建设,促进了该学科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和实验基地的建设,提升了该学科的水平。同时,重点学科的建设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通过努力,有望在校内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2.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
学科建设的成效之一就是科研条件的改善,这是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不能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更主要的要靠好的工作环境,即所谓事业留人。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很难吸引国内大师级人才,不光是学校知名度低,更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现有人才也可能逐渐流失。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当中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同时学科建设也有助于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
在学科建设中很强调基地建设,比如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包括改善学科的科研条件,也就是基地建设。学科建设经费可以弥补教学科研经费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所以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提高实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4.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硕士学位点的建设
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要创造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要吸引、培养老师,就一定要抓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学校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争创硕士学位点,这是任何一所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考虑的。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使该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梯队结构更趋于合理、实验基地条件大大改善,若干年后该学科的学位点才可能水到渠成。
5.通过学科建设,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学科建设把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学科建设改善了实验基地条件,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提高了科研水平,促进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所以,抓学科建设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抓学科建设,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和产业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而带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所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性建设,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才能作到纲举目张,统揽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
学科建设的内容
大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所以,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与学科建设有关,但不能由此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是学科建设工作。笔者认为,从学科建设的内涵出发来考虑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学科布局
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学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学科布局的调整。
第一,要进行科学定位。所谓定位,就是锁定目标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每个组织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不清楚目标所在的位置。大学也是如此。每所大学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但往往不清楚自己要培养什么层次、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发展什么学科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发展这些学科,怎样服务社会和在什么领域、通过什么方式服务社会。所以,在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上,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相互模仿、缺乏个性的问题。如综合性、多科性,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世界一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等,成为学科建设定位上流行的术语。这表明,学科建设如不能正确定位,学科布局的调整就只能是盲从或无所适从。
第二,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所谓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指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制度和思维方式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的规律的要求,是社会服务的需要。当然,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并不是说学科布局越全越好,因为学科综合化也有程度、层次和水平之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有选择地调整学科布局。但不论什么学校,要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布局上都应涵盖文科、理科和工科三大学科领域。这里的文科、理科和工科,分别指的是人文社会艺术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和应用科学。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实践证明:办大学,没有文科,办不出氛围;没有理科,办不出水平;没有工科,办不出效益。
当前,我国大学在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学科综合化就是指学科门类齐全。其实,综合化并不等于学科门类齐全。世界著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大多是综合性大学,但学科门类并不齐全。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没有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没有医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但另一方面,没有一定数量的人文社会艺术学科、自然科学学科和应用学科也不可能实现学科的综合化。如上述大学在学科布局上基本涵盖了人文社会艺术学科、自然科学学科和应用学科。再如麻省理工学院虽然以工科为主,但它的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的实力也很强,经济学、语言学世界闻名。牛津大学原来以人文学科为主,但现在它的自然、应用学科,如冶金、材料、医学的实力也很雄厚。我国已有不少大学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清华大学解放后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制定的学科建设目标是“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完善人文、艺术学科布局,争取在生命学科方面有所突破”。正如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所说:“没有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清华大学就不可能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再如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为满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学校制定的学科规划原则是“主干的文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工科”。用纪宝成校长的话说,就是“我们适当发展理工学科,不是点缀,不是时尚,而是为了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自然科学学科必要的交叉融合,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同时也是为了在校园内实现文科思维方式与理工科思维方式的结合或融合,形成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
2.完善学科组织
学科组织是学科布局的载体,学科发展必须以学科组织为依托。没有一定的学科组织或学科组织设置不合理,学科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我国大学的学科组织由于受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和改革开放后的自我建构、相互模仿,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院设置过多,院系并存,导致学科分割严重。如北京大学2002年不包括医学部,设有15个学院和15个独立的系,清华大学不包括医学院,有13个学院和5个独立的系,重组后的浙江大学有20个学院,吉林大学有40多个学院。二是院系设置没有层次,不能反映不同性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是对所有院系统一要求,违背了不同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而且造成不同学科之间的盲目攀比、恶性竞争。
相比之下,国外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不仅普遍数量较少,而且各学院之间层次、职责分明,教学、科研互通,合作方便,非常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据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大学的专业调整、学科建设、科研与开发工作”课题组对美,英、日、加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30所世界著名大学的调查,发现这些大学平均设有9.7个学院,其中,6所大学的学院设置数量在5个(含5个)以下,9所大学的学院设置数为6—10个,设置学院数最多的是密歇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分别为17和15个。[5]从学院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来看,国外著名大学的学院设置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学科所在的学院,一般称为文理学院。也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者分设。这是大学的基础学院,主要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和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第二层次是应用学科所在的学院,即职业学院,如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农学院、教育学院、建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学院等。这些学院除工学院外,一般只培养研究生,从事应用学科的研究。通常情况下,一所大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只设其中的几个学院,以体现自己的特色。在学院之下,一般设系或研究所等基层学术组织。除此之外,大学和学院还设有许多跨学院或跨系的研究中心,以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和从事跨学科研究。
国外著名大学的这种学科组织建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国大学应结合实际,积极进行学科组织的改革;一要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二是尽快成立本科生学院,把本科教育从与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混为一体的状态中剥离出来,同时加快发展职业学院,把职业学院做大做强,三是根据需要,成立各种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研究院。
3.组建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队伍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准确把握学者的特点,要认识到“主宰学者工作生活的力量是学科而不是所在院校”,“学者们对学科的忠诚往往大于对事业单位的忠诚”,并根据这个特点着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即宽容的人文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宽裕的生活环境。
其次,要注意形成合理的结构。虽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如基础学科的研究强调自由、独立,应用学科的研究注重团队合作,但作为一支队伍,要形成合力,就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一般而言,一支健全的学科队伍,应有1名学科带头人,3—5名学科骨干和一个包括若干科研助手、事务助手、技术助手在内的支撑体。
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一群由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能够打败一群由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带头人对一支队伍的战斗力具有决定作用。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对学科队伍的定向作用、管理作用和整合作用三个方面。
4.确立学科方向
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作出选择。选择学科方向,包括选择学科方向的数量和确立具体的学科方向两个方面。选择学科方向的数量,要根据师资队伍的状况来确定。师资队伍强大、科研水平高,可以多确立几个学科方向;反之,则要少确立几个学科方向,以免力不从心,但至少应保证一支学科队伍有一个明确的学科方向。确立具体的学科方向,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顶天”,就是要深入到学科的前沿,学科方向的前沿性,决定了学科建设的时效性;二是“立地”,就是要考虑学科方向建设的可行性,没有可行性,再好的学科方向也没有实际意义。确立学科方向的方法,可以依靠专家群体,采用“头脑风暴法”、“德斐尔法”等。
5.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
项目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口,也是学科建设的得力“抓手”。通过争取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项目、,不仅可以获得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而且能较好地促进相关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和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不仅指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点、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优秀博士论文等都可以看作学科建设的项目。项目的争取,不仅有可能获得学科发展所必需的经费和条件支持,获得大成果,培养大学者,同时,在项目申报和评审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有关学科研究方向和突破点的合理性的评价信息反馈,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学术影响。项目获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的学科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学校通过设立项目,既可以达到宏观调控、重点建设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效益。学校在设立项目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特点,既要重视“小科学”,又要重视“大科学”。清华大学在“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中,确定了四种类型的重点科研项目:一是以原始性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基础研究,如“天然煤污染防治与生态优化”、“纳米材料与结构”等,二是以战略高技术及重大攻关为目标的科技创新研究,如“航天清华1号微小卫星”、“生物芯片”等,三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改革为目标的宏观战略研究,如“黄河断流的成因与对策”、“中国制造”等;四是以推动产业进步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如“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光盘软硬件技术”等共40多项。这些重点科研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一批优势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在“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根据已有的基础,着眼于学科的长远发展,将40个国家重点学科融人23个学科建设项目中进行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项目分为三大类;一是体现传统优势,旨在加强基础学科,促进原创性研究的项目6个;二是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争取在若干方向取得重大突破的项目,包括5个医学与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结合的项目和4个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及其他学科联合攻关解决临床医学重大问题的项目;三是以探索和解决国家及上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目标的项目8个。
6.建设学科基地
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我国大学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门或个人占有,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装备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在建设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确保能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在管理上,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在使用上,确保基地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
日本筑波大学在基地建设上,为了给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和研究支撑,他们把学校的所有为教育和研究服务的设施、机构统一设置为外国语中心、体育中心、农林技术中心、教育机器中心、加速器中心、低温中心、学术信息处理中心、同位素中心等18个中心。这些中心的任务有两条;一是负责保养、管理教育、研究活动所必需的大型、特殊的设施;二是对凡属共同广泛使用的设备、标本资料及有关研究的辅助业务实行集中管理,以提高利用率和效率。我国兰州大学在“九五”211工程”建设中,把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的经费分配至各学科点,由各学科点的各个方向自主购买仪器设备并实施管理。这样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各学科点自主购买仪器设备的自主性,却造成了一定的重复购置。为提高基地建设的水平,兰州大学在“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总经费当中,将2/3以上的经费用于建设成分分析类、形貌与结构分析类、生命科学类3个校级跨学科设备平台,以支撑所有的重点学科建设。在购置上,坚持“必须符合学科建设的整体要求并尽量作到覆盖面广、通用性强、辐射面宽,必须使拟采购的仪器设备与现有仪器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和配套性,必须具有先进性、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大型项目中发挥作用”的原则;在管理上,成立了由学校主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大型科学仪器管理委员会”和各平台学术委员会,统筹管理,聘请专人操作、维修和技术指导,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7.建立学科制度
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则、规定。学科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它包括组织制度、计划制度、资源分配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当前我国不少大学在学科制度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少制度不仅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而且不同的制度之间也相互矛盾、冲突,致使很多制度无法操作,形同虚设。今后随着依法治校的加强,这方面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所以,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建立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制度,要坚持先进、全面、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
8.营造学科环境
学科环境既是影响学科建设诸要素的集成,又是学科建设的结晶。它既包括大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又包括小环境,主要指校园环境,含软(指学术氛围)、硬(指基础设施、科研条件)两个方面,两者结合起来便构成学科的生态环境。大学在营造大环境上作用有限,但在营造小环境上大有可为。大学营造学科环境主要是指营造校园环境,尤其是营造校园软环境。营造校园软环境一要坚持祟尚科学;二要坚持民主管理,三要坚持学术自由。所谓崇尚科学,既包括崇尚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又包括崇尚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要防止文理相轻、理工相斥的不良现象。所谓民主管理,既包含少数服从多数,也包含多数保护少数;既要反对个人专制,也要反对大众暴政。所谓学术自由,是指在学术问题上,要秉承“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至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信念。
以上论述的学科建设的八个方面,既不是完全独立、毫不相干的,也不存在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各学校要根据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本校校情,有计划、有顺序地安排,既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孤立地强调某一个方面,也不能不分重点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逻辑
学科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方法多种多样。各个学校的学科基础不同,办学条件不同,运筹资源的环境和能力不同,因而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本校校情的最佳方法。但不论选用哪种方法,都应遵循以下基本的逻辑。
1.统一领导。学科建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不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也不是学校哪个职能部门的专门职责,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包括全体师生员工都负有学科建设的使命。所以,要想抓出实效,必须坚持统一领导。过去很多学校长期没有校领导分管学科建设工作,也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处于若干职能部门各管一摊,人人都管,人人又都不管的状况。现在虽有不少学校成立了学科建设领导机构,设有学科建设工作办公室(大多挂靠在研究生管理部门或学校发展规划处),但由于缺乏权威,难于统一,因此,建设效果仍很不明显。大学要在学科建设上尽快有所突破,就必须成立由校长亲自挂帅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
统一领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领导思想,要在思想上切实解决学科建设“扛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并把它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一心一意搞好学科建设。二是领导组织,特别是要抓好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并通过各级组织、各个部门的合理分工和密切配合,方能抓出实效。
2.科学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保证学科建设卓有成效,就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其次,要知彼知已。知彼,就是要了解省内外、国内外,同类或不同类、同层次或不同层次院校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知己,就是要了解本校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优势,及与国内外的差距。第三,要坚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所谓重点,就是优先发展。不同的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优势学科、弱势学科、空白学科都可以成为重点。判断一个学科能否作为重点,有三个标准:是否可能,是否急需,能否创造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的成果。学科的特色是指一个学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被社会所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特征。特色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一个特征能否成为特色,关键要看两点:一是显示度;二是影响力。国内外成功的学科建设经验证明,要保证重点突出、形成特色,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伯克利加州大学原有14个学院,下设100多个学系,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后来发现这不可能。于是,他们调整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当时在美国发展生物原子工程的时机非常好),要求学校的每个系都尽量和生物原子工程挂钩,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工程的研究,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促成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正是由于发明了加速器,伯克利加州大学一下子拿了17个诺贝尔奖。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成了世界第一,伯克利加州大学才世界著名。
斯坦福大学“学术顶尖”计划的成功实施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战结束后的斯坦福大学作为一所私立的二流院校,地处弗兰西斯科海湾一隅,地理位置偏僻,师资流失严重,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极为困难。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时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的特曼大胆地提出了“学术顶尖”的构想,决定打破所有学科均衡发展的传统作法,采取特殊措施,重点发展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学科。经过努力,除化学成效稍逊外,物理学科成就斐然,最突出的是布洛克因发现核磁共振现象而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斯坦福建校半个世纪以来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也是该校步入名牌大学的一个标志。而成就最大的还是电子工程学科。特曼依靠出租学校的土地,建立高科技工业园,不仅使该地区成为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集散地,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吸引了人才,为电子工程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现在,斯坦福大学的电子工程学科和“硅谷”一起已成为世界各国著名大学进行学科建设的一个样板。
3.组织实施。学科规划只有付诸实施,才能产生实效。学科规划的实效性,不仅取决于规划本身的合理性,更取决于规划实施的科学性。即使有一个好的学科规划,如果实施不科学,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可能产生劳民伤财的负作用。所以,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规划一旦制定出来,就要着手付诸实施。实施学科规划,一要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二要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4.评估检查。为保证学科规划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目的性,除需要实施者周密设计、精心组织以外,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监控机制。评估检查就是一个重要的监控措施。学科规划的实施过程怎样,效果如何,都可以通过评估检查得到反馈。进行评估检查,要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5.总结完善。总结完善贯穿于学科建设过程的始终。不仅学科建设的领导工作需要经常总结完善,学科规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评估检查,包括总结本身都需要经常性地总结,不断完善。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都有一个改进、完善的过程。总结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使之更加完善。所以,总结一定要实事求是,坚持奖惩分明。要切实把总结的过程变成一个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的过程,变成一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过程,变成一个师生参与、集思广益的过程,变成一个聚众思进、奋发图强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建设工作越抓越好。
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由学科建设内涵及其主要内容可见,学科建设工作不是少数人的个体行为,而应是一种多数人的群体行为;不是简单的自由行为,而是复杂的组织行为;既有计划的导向,又有市场的调节;既有学术发展的下论规律,又有行政手段参与管理。
首先,学科建设的群体行为体现在某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凝聚着众多学者数年知识的积累,经过得炼与组合,逐渐汇合成该学科的一个分支,几个分支的组合再汇聚成一个学科。最初这种发展方向可能并不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分化,逐步显现端倪,最终演变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多数人的共同行动。一旦这种行动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个新学科就应运而生了。学科建设的群体行为还体现在一个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不是盲目发展,而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建设。其中包括学科建设的整体目标、主要研究方向、承揽研究课题、发表研究成果、壮大研究队伍等等。这些过程实现,需要学科带头人统筹规划,集体实施,非一兵一卒、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其次,学科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可能要经历由最初少数人的自由行为发展到多数人参与的组织行为。因为一个研究方向的形成总是要出自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思维,这种思维一旦形成该方向的发展态势,最终导致学科的成型。一个学科在将其建设好,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之所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之分,原因学在于各学科的建设工作和建设成果有较大差异,其中组织工作的权重占据份额较大。学科建设的组织工作包括科学家科事实砂人的组织能力,承担各种研究项目的竞争力等等。再次,学科建设本身是一项有计划的群体行为,这个群体的成员就要为实现其群体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所谓计划导向,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学科领域内发展建设的重点是明确的,而学科建设本身应该服从国家建设的大局,为解决所在学科领域的科技难题献计献策。所谓市场调节,是指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同样也会有一些方向自生自灭,这就是要求学科成员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调整学科研究方向。最后,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有学术方面的规律,需要在理论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专门方法,需要学科成员长期不懈的钻研与努力,以揭示其中的内在规律。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协调,需要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组织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总之,学科建设是一项有组织的群体行为,搞好一个学科的建设工作需要学科内部成员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同时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学科建设的理念
大学理念,就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德人们追求的大学理念与信念。办学理念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不可或缺,它是学校的旗帜,它是学校的灵魂。它不仅支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而且对教师与学生都具有目标引导和行为激励的功能。
高校要确立新的大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服务社会的学校职能观,适度规模扩张、以内涵发展为主、以质取胜的学校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确立并探索现代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变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机制和体制改革是关键,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调整是主线,课程改革是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转变是根本,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目标。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的任务。一流的人才从一流的学科走出,一流的成果从一流的学科产生,一定数量的一流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一流大学并成为其显著特征之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一流学科作为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强学科整合"构建以学科群为基础的发展平台"提升学科创新能力;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形成学科发展的综合优势,提高学科综合竞争力;树立科学人才观,强化学科发展的竞争机制,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必须树立有重点才有突破,有突破才有快速发展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重点投入,并对建设重点给予相应的特殊的配套政策,支持其发展,建立起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相互竞争的进退机制。在确立重点建设学科的原则方面,首先要符合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其次要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科研成果、培养的人才有强烈的社会需求;第三要有较好的建设基础,一般应具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和高水平的研究基地为支撑和依托;第四要能够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方向和特色,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目标
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指在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到达的培养层次和质量,学科平台环境,管理水平以及预期取得的成效。
长江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五个突破,突出三个特色发展,确保二个重点建设,促进二个结构优化、一个构建。即实现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哲学门类硕士学位授权、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突破;突出石油科学与技术学科、以“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为特色的农学学科和以“荆楚文化”为特色的历史学和文学学科发展;确保重点优势特色学科和拟增列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结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优化和八大学科群构建。
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条件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壮大高层次办学平台,大幅度提升学科水平。到“十一五”末,将历史较长、实力较强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建设达到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水平,部分实力较强的硕士点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权水平,争取获得哲学门类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大部分通用学科和部分基础学科、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达到硕士学位授权水平,使博士点达到10个左右,硕士点达到80个左右;博士、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3000人左右;力争申报成功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将教学资源平台与科学研究平台有机结合,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有机结合,构建学科群,使地矿油学科群、农学学科群、信息科学学科群、工程学科群、医学与生命科学学科群、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群、经济与管理学科群、基础学科群等八大学科群雏型初步形成。构建起“校级—省部级—国家”重点学科、“校级—省部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术骨干—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学科学术带头人”学科队伍等学科及学科重要资源层次链。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优势学科、通用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优势学科,壮大通用学科,发展特色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按照“立足前沿、锐意创新;促进交叉、优化结构;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学科建设。确定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打造学科品牌;开展学科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加强科学研究,增强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加大建设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构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基地和有利于学科建设而又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发展的学科群构架,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优良的学科生态环境。
学科建设的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学科建设包括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多个要素,是高校的一项具有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需要若干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大批学者十年甚至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辛勤耕耘。因此,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其管理,都必须坚持整体规划原则。
学校必须将学科建设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协调好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冲突,形成一致的合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效益。不难看出,无论从高校管理组织机构的特点,还是从学科建设的要素来看,必须将高校的学科建设放在一个完整的、综合的系统中来开展,综合考虑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有序性来开展学科建设。
2. 适应性原则
适应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科是高校实现其职能的基本平台,学科的适应性直接决定着高校的适应性。学校应该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确定学科体系、调整学科布局和设置学科方向,同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简而言之,高校的学科建设既输送本学科领域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又解决本学科领域关键性的理论与实践难题。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学科建设保持活力的健康法则和基本理念。学科适应性的培育需要讲究一定的谋略:一是需要创新。在学科建设中,既要保持和发扬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点,也要主动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注重在发展中创造和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二是坚持独立自主。学科的建设发展不能仅依靠国家、学校的投入与资助,应该积极走自主发展道路,通过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和科研创收来建设实验基地,为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学校对于建设效果好的学科应大力奖励并进一步跟踪扶植;对于建设效果不好的学科应暂停投入;而对于那些方向陈旧、存在价值不大的或具有明确拼凑痕迹的学科,应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分流到相应的学科。
3. 重点建设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均衡发展只能使事物保持渐进态势,不可能获得大的突破;非均衡发展才能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所高校其资源无疑是有限的,如果学校在分配资源方面对所有的学科一视同仁,齐头并进地搞学科建设,势必造成资源配置分散,无法促进学科建设发生质的突破。为此,实施学科重点建设战略,要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分清先后,按轻重缓急决定投资比重。应该突出重点,对学校重点学科、重点方向、重点带头人、重点基地等给予优先建设和倾斜投入。按照“区分层次、分步发展、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对学科进行规划与建设,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最终带动全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
4. 突出特色原则
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虽然高校的学科都是根据国家的学科目录进行设置的,但是不同学校的同名学科一般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学科特色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也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所在。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能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一种策略,我们应该重视通过培育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5. 以人为本原则
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离开了教师,学科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重视学术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科队伍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育人为本”,建设优美的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用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围绕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通过学科建设造就一批学术大师,通过学科建设培育优秀人才,提高学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6. 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是适应性的逻辑要求,学科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大家熟知,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高校的学科建设不能一劳永逸,惟有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才能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求。
从学校的发展来看,所有高校一般都要经过由单科性院校发展到多科性院校然后成为综合性大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科的发展不仅包括提高学科质量和水平,而且包括增加和构建新的学科,还包括改造、调整甚至取消一些无社会需要或无生命力的学科,最终使整个学校的学科形成一个优化的生态系统。
7. 生态优化原则
学科生态系统是学校各学科共生、共栖的环境,不同的学科、学科群以及学科群落可能有不同的规模,但不论大小都不是学科的随意拼盘,而是有规律的有机共生,彼此相互提供营养,相互作用。同时,结构优化的学科系统相对比较稳定,也容易产生生态边缘效应,催生新的学科。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世界一流的大学、高水平的大学几乎都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而且水平最高的单科性学院(如医学院)也大多是在综合性大学里。美国高校学科布局虽然是多样化的,但总体呈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基础与应用并行的综合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综合就很难有高水平,没有综合也很难有高水平的单科,综合性是达到高水平的重要条件。自1952年全国性院系调整之后,我国就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单一,影响了学科专业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妨碍了学校水平的提高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中,我国合并建立了一批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一些高校在较短的时间里由单科到了多科,并且很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多科到综合的转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科布局综合化是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科越多越好,因为综合性大学容易使投资分散,如果投资分散,结果只能是综而不合,多学科的潜在优势反而得不到发挥。事物的发展总是对立统一的,单一学科难以提高水平,但综合化又委实难以做到,如何折中和平衡正是学科建设的要旨所在。
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作为学科建设组织开展的管理形式,一直得到了广大高教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实践者的高度关注。经过多年不断的思索与实践,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先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依托型、规划建设型、立项建设管理型。1.依托型。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学科建设管理仅仅是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依托于学校的科研、教学等管理部门,没有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开展实质性的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放任自流的作法,既没有对学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也没有开展对学科的具体建设工作,学科建设工作鲜有成效。这是由于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或者说对高校建设的中心工作不了解而形成的一种原始的管理模式。2.规划建设型。即进行全盘考虑,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后,制订学科建设规划,然后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具体建设,并设有专门的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这种学科建设模式主要是从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即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总体框架,加强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验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形成的一种学科建设管理模式。这是目前主要的一种管理模式。按控制论的观点,一个系统的反馈控制要由控制器、执行机构、控制对象、反馈装置等四个部分构成,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系统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使系统达到某种特定的状态。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不断进行监控并进行调节。按系统理论的观点,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对学科建设的管理缺少监控,同时还很难将责任制、竞争机制等有效引入到学科建设之中。3.立项建设管理型。这是近几年新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学科点建设立项论证分层次进行,先后经过学校专家、校外专家及主管部门审批后进行立项建设,以减少建设的盲目性。二是学科建设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学科点立项明确了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该学科点的建设,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责、权、利,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三是在项目的立项建设过程中,管理部门适时进行监控,并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和最后的验收工作。四是对各立项建设的学科,根据建设的不同情况,要奖勤罚劣,对于完成好的、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差一些的要进行批评、亮黄牌,对不合格的则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选聘其他合适人员作项目负责人。因此,立项建设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立项为形式,以项目为管理对象,由其他管理部门进行立项论证,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核心,系统全面进行学科点建设,加强中期检查与终期验收工作等监控管理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引入了多种好的管理机制。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立项建设学科的管理,引入了责任制;在项目负责人的选聘上,引入了竞争机制;在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上,引入了监控机制;在终期验收结果的处理上,引入了奖惩机制。这些良好的管理机制,对学科建设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制度性保障。